学习迁移 一、概念: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,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,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 其他活动的影响。
(知识、技能、行为规范、态度) 性质和结果 正迁移 负迁移 发生的方向 顺向迁移(先对后) 逆向迁移(后对先) 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 内容的不同 一般迁移(理论--实践) 具体迁移(实践--理论--实践) 程度 近迁移(相似情境中的迁移) 远迁移(不相似情境中的应用) 路径 低路迁移 高路迁移 所需的内心在心理机制的不同 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迁移 重组性迁移 二、学习迁移理论 1、形式训练说(最早,一般迁移) :对组成“心智”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,缺乏 科学依据 早期 2、相同(共同)要素说(桑代克) :图形面积的估算实验,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(学 习材料)之间存在共同成分 3、概括化理论(经验类化论) (贾德,一般迁移) :水下打靶试验,共同要素是知识迁 移的必要条件,两种活动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 4、关系理论(格式塔心理学家) :小鸡觅食实验,观察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1、认知结构迁移理论(布鲁纳、奥苏贝尔) :可利用性高,可辨别性大,稳定性强 当代 2、产生式迁移理论(安德森) :认知技能的迁移,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 3、情境性理论 三、学习迁移与教学(主观题) 1、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、 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: 3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、学习的定势何态度 5、认知结构的特点 6、学习策略的水平 7、智力因素、年龄因素、教师的指导等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:1、精选教材; 2、合理编排教学内容; 3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; 4、教授学习策略,提高迁移意识性